close

四例翻經』

第一、「翻字,音不翻」,般若因為殊勝的關係,音不翻,只是翻字而已。

 第二、就是說「翻音不翻字」,像卍字這個翹腳佛,卍有譯成我們這邊的音,而字不翻。

 第三、「音與字都不翻」,像一切梵本,音没翻,字也没翻。

 第四、「音與字俱翻」,像我們現在所翻譯的經典,字與音都翻過來了,這些都翻成華文。

 再來『五種的不翻』,第一、就是說「多含不翻」,因為含義很廣,一句的含義很廣,譬如說像婆伽梵,這有很多含義如自在…,所以若要翻下去,翻不完,所以才簡略,「不翻」就是說多含不翻。

 第二、「秘密不翻」,像咒語,這是密密相應,內在通達,密就是不能翻,密咒都不翻。所以你念咒都用梵音,没用我們這邊的話語。

 第三、「尊重不翻」,像般若二字就是尊重,它的含義很深,很殊勝的價值,所以這個含義極廣,才不翻。

 第四、「順古不翻」,就像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自古以來就都没有翻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阿耨就是無,多羅就是上,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覺。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整個翻過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所以因為殊勝才没翻,所以順古不翻,自古以來這個就都没翻了。

 第五、就是說「我們這邊没有的東西也不翻」,像菴摩羅果,我們這裡没有那種水果,所以才没翻,順那個名没翻。

三般若就是藉由文字來啟發我們的本覺照。如果没有文字來啟發,不能成立妙觀察,有妙觀察才能成立實相起用。

 「實相般若」是我們真心起用,此是法身德,也就是正因佛性。

 「觀照般若」是觀智去精進修持,成「般若德」。有觀照才能夠了因,真實辨別,緣起能夠圓徹,這叫做觀照起用,成立觀照般若。

 有觀照般若,但若没有文字來啟發,也是没用。所以須用文字專心來起用,成就解脫。「文字般若」就能成「解脫德」,如果没有文字,不能解脫我們一切的迷執,解脫就是解開我們的繫縳。因為眾生迷故,自己縛自己,侮弄自己,蹧蹋自己,自己自縛不知道。所以用文字,來啟發我們的迷執,打開我們的繩結,解開我們的繫縛,這叫做文字般若,能成就解脫。「解脫」就是解開我們的矛盾,頓開我們的本來面目,如果没有文字,不能頓開,這叫文字般若。

 觀照是我們起妙用,觀照是「用」,實相是「體」,文字是「相」。此「體、相、用」謂之三般若,用文字體,來成立觀照實相,如果没觀照起用,不能成實相。這些就是啟發我們一切,如果没有這些,也不能啟發。

 「般若」有共般若和不共般若,「共」是指我們所共用的一切文字,「不共」是指根器的差別,利根與鈍根的差別,

 有「慧根的人」起用就跟別人不同,他一啟發就能深解一切,直入,能夠圓徹到真實的真義-圓徹理論。「鈍根的人」雖說稍有點了解,但不能真實去圓徹。所以般若妙慧是我們起用,觀照成立,來成就的。

 共修一切的「般若」,各人修持有各人的立場。以茶杯為喻,雖然我說一個茶杯,但各人的見解所深入有差別,所看到的茶杯亦不同。

 天台教儀是先依「共般若」成立,再開發「不共般若」。根器淺的人叫「漸行」,根器深的人叫「頓行」,一頓即入。

 「修持法」在文字上雖然平等,不過各有差別,各人的了解,未盡相同。同樣一句話,每個人聽到,見解各有差別。

 人生在世,往往為了一句話,雖然說得很好,有的人聽了很滿意,但有的人聽了就反駁,不甘願。同樣的話說出口,歪曲的人認為:「喔!你在欺侮我!你在挖苦我!你在罵我!」..等等,都想到壞的方面去。

 學佛要有平等心,萬事都要往好的方面去想。如果往好的去想,就變成好,往壞的去想,就變成很壞。所以理論亦是我們的心法,心所發的,萬法唯心,一切依心。

 「境無好壞因心有,心無是非緣境生」,外在的一切事體,没好也没壞,不過因為心的差別,喔!真漂亮!真好!就起愛念。所以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而起作用。

 所以般若的文字,就是讓我們共同修持,能夠啟發真實,往好的方面去活用,才能夠了脫生死。如果没有真實往好的方面去追究,即使有很好的理論,也不能修行。

 「心無是非緣境生」,心本無是無非。你對外境起我念,我何時被誰欺侮啦!昨天怎麼蹧蹋我啦!所以緣這個境而生。

 修行人「時時心清淨,想一切」。我們看到一篇文,內容要去啟發,更加要審察,在審察的過程中,自然就能起慧,起妙用。所以「般若」就是我們加強,自己起用,才能夠深入來了脫。

 「般若」雖說是三乘共修,不過一切隨各人的因緣,認真者就能深入,不認真就會荒廢。所以要研究的人,要用真心,善心。

 所以想學佛的人,第一、度量要大,要原諒人、體貼人、同情人。不要因一句話就不甘願,自己不了解自己。我們要審察自己,為什麼人家會罵我?我們如果没有錯,人家不會罵我們!所以度量如果不大,不能修行,心地狹窄,一點也不放過人,一點也不原諒人,動不動就要橫逆人,要欺壓人,要蹧蹋人,那種人没辦法修行!

 所以修行度量很重要,度量要大、原諒人、體解人、別人有不懂要教人。不可說人家不懂,就使壞臉色,一付氣呼呼地,往往會冤枉人。別人若不對,我們就要教化人,有善心才能夠啟發自性。修行如果没有度量,没辦法修行。所以第一,度量要大。

 「般若」二字就是我們能夠含容一切,萬事能夠體諒人,教化人,同情人。人家罵我們,我們反而要跟人家賠罪,讓人家高興,就是慈悲。所以共修般若,就是我們的度量要啟發,使之寬闊,如果没有度量,難修行。心地狹窄的人,凡事都要惹人,要罵人,那種人絕對没辦法修行。

 凡事都是依「般若」二字,用智慧來啟發,辦事能力如果没有智慧,辦不公平,所以得用智慧來辨別,來使用。

 我們要了解共修,第一要有智慧,第二度量要大。度量若不大,不能啟發智慧,但若無智慧,也不能啟發度量。所以要悲智圓融,才好修行。

 所以般若」二字,要了解說,第一要啟發我們的智慧,要用心來起用,審察真實,才能夠解脫一切矛盾,頓開我們的事實。

我們可以說文字都是共般若,共般若的修行有差別。聲聞、緣覺是共般若,菩薩是不共,佛則是圓覺,理論圓徹。

 不共就是菩薩能夠以理來教化,所以能夠下化眾生。不共就是他的殊勝,他的智慧能夠圓徹理論,來體會眾生的苦惱,以理論來教化。所以心經後面用五蘊來度化眾生,解脫眾生的苦惱,讓眾生能離苦得樂,安立生死能夠解脫,這就是不共般若。

 所以共、不共要實際了解,聲聞、緣覺這都是共般若,不共就是菩薩,佛是圓覺,一切萬徹。

 修行就是要從共般若-五蘊來深入,五蘊如果圓徹,才能三觀妙用,啟發我們的本覺,本來面目找得到,才能夠宇宙人生萬徹。

 佛所說的般若妙義,有二十二年的般若談,總共有六百卷的般若經,在六百卷當中,以金剛般若-金剛經最殊勝。

 不過六百卷各有差別,所以觀世音菩薩將這六百卷的般若談,都綜合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二百六十字裡-總要。文字極短,極簡要,最第一妙,不可說,使人修行都能成就。

 所以「般若」二字就是由這部心經來啟發,最第一妙。六百卷的般若,綜合在心經。

佛所說不可思議的所有法門,都歸納在心經,所以這部心經可說是佛的基本教義。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字,卻是一切的綱要,一切真義,理論極深,極廣無比。單單五蘊展開,就有八萬四千法門,能夠對治八萬四千苦,所以這個法門極廣無比。

 你們從心經來深入研究,如果你有心,實際想盡力來研究,會讓大家都能成就。就怕你不肯修行、不肯學而已,不怕你不能成就。所以最好要行證,心經主要就是信、解、行、證,這就是天台最第一妙,所有的一切都歸納在心經。如果能夠認真,努力來學,就怕你不學,不怕你不能成就。

 我希望大家認真點,聽不懂也要聽,學不懂要問,認真學,認真問,最後就是我們的。雖然說能夠圓徹,但是行證最重要,度量如果不大,想行證也没辦法,遇境,都是被境拖走,所以「遇境不變」才是真功夫。我希望諸位如果想學,這部心經可以說是最必要的,要認真來研究才好。

 「一切智」就是共修的般若,是聲聞、緣覺所證偏空的理論,尚未實際,還執著偏空。

 「道種智」就是菩薩的境界,聖者種種理論能夠圓徹,教化眾生,這是一種菩薩的教用。所以能夠圓徹道理,來普化眾生,這是道種智。

 「一切種智」是佛的境界,萬徹一切,宇宙人生,無所不通,無所不曉,了解一切的真空妙義,實際到佛的境界,是圓徹,所以才叫做圓通一切,大圓鏡智,這叫做一切種智,一切種種,無所不通,無所不曉,這是佛的境界。

 我們要了解這部心經,究竟還是須依般若!「般若」二字的究竟,就是到佛。所以依般若波羅密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如果没有般若二字,不能圓成無上正等正覺。所以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大圓鏡智,這就是一切種智,種種一切的理論都圓徹,萬徹一切,就是佛的境界。

 「般若」二字有四智,什麼叫做「四智」?我們從五蘊深入-五蘊有轉四智的理論,第一就是「成所作智」,二是「妙觀察智」,三是「平等性智」,四就是「大圓鏡智」。

 「成所作智」的作用,有初學者與成就者。「初學的人」就是從五蘊的理論深入,了解外一切六塵的緣影,都是緣生緣滅,究竟無自性。所以外的塵著,能夠了解事實的理論去辨別,不會去塵著而造業,這就是成就對一切不會去染塵,那就是「成所作智」。

 如果是「菩薩」就不同了,菩薩就是成就一切,理論能夠圓徹,能夠教化眾生,成就能夠化,應化自如,能夠覺知因緣,能夠鑑機,能夠說法,普化眾生,成就一切理論圓徹,這叫做「成所作智」。所以身輪能應化自如,意輪能鑑機,口輪能說法,這樣叫成所作,要教化眾生,這樣成就所作,能夠完成,來遊戲人間,教化無礙,那叫做「成所作智」。

 「妙觀察智」就是有三觀妙用,止觀應用,三止三觀,妙用無疆。所以第六意識轉來妙觀察,審察真實,這叫做「妙觀察智」。

 成就一切眾生平等,眾生的苦就是我們的苦,用妙法要來普化眾生,若眾生能離苦得樂,我就是離苦得樂,眾生能夠成就,我就能成就。所以平等周徧一切,没有好與壞的差別,再怎麼惡,再怎麼壞,我都善意要度化他,這樣叫做「平等性智」。

 依般若起妙用,一切種種的道理,能達到中論,中就是無偏,萬徹周徧,這叫「大圓鏡智」,就是究竟到佛的境界。

 所以「四智」是我們學佛的過程,所要做的。改天我們從五蘊來開導,要認真聽,認真深入,五蘊如果圓徹就是四果以上了。

 學佛無前後,但根器有深淺,然而根器深的人若懈怠,也是没辦法來學。因你不想認真學,雖然根器很好,總認為說:「我會了就好!」,這樣也没辦法。

 所以需要信、解、行、證,信就是對這些佛理,有信心,要了徹,後面有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些要去了解。我們從信心深入,來研究,一步一步深入,才能夠達到「四智」的成就。

~待續~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心經46卷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智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